
對許多人來說,也許“黃金葉”是陌生的。在眾多的普洱茶愛好者甚至是發(fā)燒友中,真正弄清楚“黃金葉”的也沒有多少。
所謂"黃金葉"其實是指在原料篩選揀工序中,因條索疏松、粗大,在揉捻過程中不成條的部分,按照生產(chǎn)標準揀出來的這部分茶箐,稱為"黃金葉"。多數(shù)不了解情況的多數(shù)不了解情況的人說,黃金葉是“病葉﹑枯葉﹑老葉”,這是不對的。而且枯老葉,病葉是無法揉捻的,根本談不上加工成成品。通常茶農(nóng)在出售毛茶成品前,還得人工從毛茶堆中手工檢出黃金葉,這是個不小的工作量。
黃金葉的形成

一是采摘時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之外的第三葉,一般不會到第四葉;二是揉捻時沒有揉捻到位,條索比較疏松;在這兩個情況下,殺青會造成葉片顏色發(fā)黃或綠色更深。因此,如果不把這部分茶箐揀出,那么壓成型后條索的觀感就差了。黃金葉品質(zhì)和所選原料茶箐品質(zhì)是一致的,黃金葉基本都是第三葉。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揀出,但并不意味著品質(zhì)不好。相反,黃金葉由于葉片組織厚實,反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見長。
黃金葉的沖泡

可以稍增加一點投茶量,最關(guān)鍵的是水一定要開,泡的時間一定要夠,否則滋味就不能夠充分展現(xiàn)。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長時間,就需要根據(jù)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。有興趣、有條件的茶友可以煮來喝。喝一杯黃金葉煮的茶,滋味甘甜醇厚,真是一大快事。
黃金葉的口感

黃金葉口感不苦不澀,香味獨特,而且不像嫩葉生茶那么傷胃,所以,如果是古樹黃金葉,在當(dāng)年非常好喝,它也具有越陳越香醇的品質(zhì)特征,特別是陳化的黃金葉,更加迷人。
黃金葉的生長成熟度高,多酚含量和茶堿、咖啡堿較嫩芽要低,多糖類物質(zhì)含量較嫩芽要高,且在加工時較少揉捻,葉面細胞破壞度不高,內(nèi)含物質(zhì)析出較其他揉捻過的嫩芽要慢。所以黃金葉的滋味較為甜醇,苦澀度較低,口感相對較為溫和。
另外,黃金葉制作出來的茶品后期陳化速度更快,使得茶湯更綿甜,香氣更容易轉(zhuǎn)化為木香和陳香。
雙江自治縣勐庫鎮(zhèn)勐邦之巔茶廠